【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李建华著作:《道德原理:道德学引论》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1-06-24
书名:《道德原理:道德学引论》
作者:李建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2021年5月
内容简介:
本书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大陆出版的第一本以道德学命名的著作,试图在区分伦理与道德的基础上,创立道德学,以区别于一般意义的伦理学。本书以道德运行的内在轨迹为依据,揭示了道德存在、道德价值、道德内化、道德外释、道德演化的主要问题与一般规律,强调道德变化就是这五个环节的螺旋式上升,质疑现代性中的道德线性发展理念,倡导道德适应主义的学术立场,这是作者30年来思考道德问题的学术总结。
《道德原理:道德学引论》序言:
自 序
我从事伦理学学习、教学与研究近四十年。当员工或从事其他学科研究的朋友问我“伦理学是研究道德问题的学问,为什么不叫道德学”时,我真的有些茫然。是呀,研究经济的叫经济学,研究政治的叫政治学,研究法现象的叫法学,研究物理现象的叫物理学,如此等等,而研究道德的却叫伦理学,当然无法理解。每逢提问,我自然会按“常识”尽力去解释,伦理与道德是如何等义或近义的,“伦理学”是如何从日文翻译过来引进中国的,伦理学又称道德哲学,是哲学的二级学科,等等。其实,我知道,这些“约定俗成”的种种理由,解释起来多少有些勉强和乏力,甚至连我自己都说服不了。不踏实终归不踏实,就这样经历了无数次的反思,无数次的迷惑,无数次的再反思。也许诚如休谟所言:“对于那些可以提交人类理性法庭的最重要的问题,我们现在仍然愚昧无知。”我们有理由相信,学术史上传续的种种“常识”也许真的出了问题,只是大多数人不愿意去细究,即使细究也不愿意去表达而已。“原理”就是最普遍的、最一般的、最基本的道理,也可谓“常理”。道德不仅仅是行为规范,更是深植于我们生命体内的一种流动,所以,我大胆地把这本研究“道德运行”的著作命名为《道德原理——道德学引论》,也许会显得有些不太合时宜,或者多此一举,但实属长期认真思考的结果,是对还是错,留给大家去讨论和批评,学术本应该如此。
1937年4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温公颐先生的《道德学》一书,这应该说是国内第一本道德学著作了。作者称,他的这本著作基本上是以英国马肯棨(John S.Mackinzie)之《道德学教本》(A Manual of Ethics,1929)为蓝本的。他在“自序”中对书名做了说明:“本书标题为‘道德学’,实即普通‘伦理学’,然不沿用通名而特标‘道德学’者原因有二。第一,余于民国二十二年任国立北平师范大学道德学一科讲演时,该科已用是名,余当时为省手续计,编印讲义,仍沿用之,未加改易。第二,余以为‘伦理’与‘道德’名异而实同。‘伦理’意指人与人相处之群的道理,而‘道德’一词亦然。”可见,温公颐先生觉得伦理与道德没有区别,“道德学”与“伦理学”互用没有什么关系,只是沿用了“道德学”的传统罢了。温公颐先生用“道德学之旨归、道德之心理及社会要素、道德标准和道德生活”四个部分建构了他的道德学体系。这是我见过的体系最完备的道德学,非常受启发。如果温公颐先生的理由是成立的,那么,目前我国大部分伦理学教材或专著都可以称为“道德学”,因为除了在导论部分的章节中出现“伦理”字眼,其他所有章节的标题几乎全是以“道德”为内容。
给我道德学研究提供学术动力和灵感的还有英国著名哲学家大卫·休谟。他在《人性论》一书的“引论”中,认为一切科学与人性总是或多或少的有些关系,任何学科不论与人性离多远,总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并特别提到了逻辑、道德学、批评学和政治学。他说:“逻辑的唯一目的在于说明人类推理能力的原理和作用,以及人类观念的性质;道德学和批评学研究人类的鉴别力和情绪;政治学研究结合在社会里并且相互依存的人类。在逻辑、道德学、批评学和政治学这四门科学中,几乎包括尽了一切需要我们研究的种种重要事情,或者说一切可以促进或装饰人类心灵的种种重要事情。”可见,道德学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休谟的《人性论》分“论知性、论情感、道德学”三卷,而且他研究知性和情感是为研究道德学做铺垫的,可以说他的人性理论就是道德学,由此开创了基于人性中的情感要素而形成的自然主义道德哲学,与康德基于理性要素的理想主义道德哲学,一起成为影响至今的两大道德哲学主流。我在研究道德情感问题时,深受休谟的影响,这也成了写作道德学著作的动因之一。其实,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也曾提及相同的思想。他认为,关于自然规律的学问称为物理学,关于自由规律的学问称为伦理学。前者是自然学说,后者是道德学说。人们可把以经验为依据的哲学称为经验哲学,而把按先天原则来提出自己学说的哲学称为纯粹哲学。单纯的形式上的纯粹哲学就是逻辑学,当它被限制在知性的一定对象上的时候就是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又有两种:自然形而上学和道德形而上学。伦理学和物理学一样既有经验的部分,也有理性的部分,经验部分称为实践人学,理性部分称为道德学。康德把伦理学区分为实践人学与道德学,不过这里的“道德学”是在道德哲学意义上使用的。康德凭借道义论奠定了自己的地位,但也由此遭到了许多批评,这种批评无非来自两个层面:一是直接针对其狭义伦理学即道德学的形式主义和先天主义特征;二是针对广义伦理学即至善学的神学特征。在这里,我无意讨论康德伦理学的缺陷,但他对伦理学的广义与狭义之分是有一定道理的,起码看到了伦理学与道德学的差异性。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对于“至善理想作为纯粹理性最后目的之规定根据”,提出了三个问题:(1)我能够知道什么?(2)我应该做什么?(3)我可以希望什么?他认为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就是道德学的内容。同样,康德在《逻辑学讲义》中,把上述三个问题扩展为四个问题:(1)我能够知道什么?(2)我应该做什么?(3)我可以希望什么?(4)人是什么?这些问题分别由形而上学、道德学、宗教学、人类学来回答。可见,道德学在康德的理论视域中属于狭义伦理学。
国内学者唐代兴先生在其《伦理学原理》中对“道德学”有过思考。他初步区分了伦理学、道德学和美德学,认为伦理是指遵循自然之理而把原本是自然的人造就成文明的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对这种生存方式的理性观照和整体拷问,就是伦理学。对于“人伦理地生活何以实现”问题的展开必然要建构道德学和美德学。道德学要讨论三个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人的行为合道德何以可能?人的日常行为应该合什么样的道德?人的日常行为如何才可做到合道德?第一个问题涉及道德哲学,第二个问题涉及道德规范,第三个问题涉及道德应用,而道德学的核心问题是道德规范问题,所以道德学其实就是规范伦理学。与道德学不同,美德学则围绕舍利执爱原理的建构和实施而展开,因为美德是对道德的超越,道德使人成其为人,必须有限度地求利。
同时,还需要说明的是,自进入伦理学领域学习和研究以来,我一直关注的是道德心理学和政治伦理学(政治哲学)研究,按照李泽厚先生的说法,这是伦理学的主干,有时甚至为自己的学术观念感觉颇为得意。后来我发现,道德心理学是道德哲学的基础,但道德哲学包含不了道德心理学,政治哲学则是现代伦理学的重点。现代社会不但出现了伦理的断裂,按照法国哲学家莫兰的说法,主要是个人伦理、社会伦理与人类伦理之间的断裂。同时,也出现了伦理与道德的分离,不但二者的互释功能减弱,而且出现了互反现象,即在一些特殊场域或事件中,出现了“道德的不伦理”和“伦理的不道德”的情况。因此,把道德作为一种独立完整的文化现象加以研究,使道德学与伦理学相对分离,应该是时候了。
本书是我长期思考道德问题的思想结晶,其中不少想法已经见诸相关报刊或著作。在以往的研究中,我发表过一些零散的道德哲学、道德心理学、道德社会学方面的文章,现重新构架,纳入其中,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我的学术工作,历来遵循的是“专题—专论—专著”的路数,我认为这不是所谓的“重复发表”,而是思想的不断成熟化和系统化,何况学术史上的许多经典作品也都是以一些“先期论文”为主干来奠基的。特别是比较成熟的论文作为本书的内容时,也就没有进行文字上的“再处理”了。所以在成书之际,我要特别向刊载过相关学术成果的报刊表示衷心感谢。书中的个别章节是师生合作的成果,是让员工“练手”的产物,有的内容涉及我指导的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但一定是经过我在观点提出、框架厘定和文字把关后公开发表的,达到了一定的学术水准,我对此负完全责任,在此向参与过研究的弟子们表示感谢。教学相长,师生一体,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是现代师生成长之道。
伦理学出身的我,写出一本《道德原理——道德学引论》作为一生的学术总结之一,自觉有些不周全。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我会完成《人伦至理——伦理学导论》和《物由其理——事理学初论》的写作。在中国传统文化和日常生活中,“伦理”与“事理”、“成人”与“成事”是不可分的,并且“成事”是根本,光讲究“成人”是不够的。我出版过一本时评集《伦理与事理》和一本道德生活对话录《成人与成事》,也无非是想表达自己对“三理”的初步看法。在将要出版或完成的“三论”中尽量厘清“道理”、“伦理”与“事理”及其关联,姑且也叫“三部曲”吧。特别是《人伦至理——伦理学导论》是要尽快写完的,因为我想在这本书中重新界定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提供初步的思想框架,否则,大家会以为《道德原理——道德学引论》仅仅是前书的替代品而已。我当然知道,这种强制“分离”,会引来学术上的质疑甚至批评,因为,也许在理论假设上可以分离而实际生活本身却难以分离,这也是我思考了许多年才动笔的原因。如何让伦理与道德“合”起来,可能也只能通过“事”了,让“事理”成为“道德”与“伦理”的“合题”,这种思维逻辑虽显牵强,但有总比没有好。如果大家还是难以理解与接受,姑且仍然可以将道德学看作伦理学的“别名”,这不妨碍我们对道德现象的整体把握,除非你真正地放弃了“伦理学是研究道德问题的学问”这一传统共识。其实,达成共识并不是学术的最终目的,真理才是学术追求的目标,因为共识并不等于真理,共识有时就是一种错误的“集体意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真正的科学发现就是勇于打破常识。
感谢湖南省有关部门和领导的理解与关爱,感谢湖南城市学院师生的宽厚,让我有机会在接近“耳顺之年”顺利回归教学、专心学术;感谢中南大学对我的精心培养和长期支持;感谢浙江师范大学为我提供了宽松的学术环境和优良的学术条件。感谢弟子施佳通读了初稿,并对注释格式进行了调整。感谢责任编辑周琼女士的支持与帮助,特别是她雷厉风行的办事风格和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令我感动。
本书为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成果、浙江师范大学重点建设项目(重要科研奖项培育)成果、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培育课题成果、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政治伦理研究所成果。
学术无涯而人生有限,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学术事业中,注定会留有遗憾,但我喜欢,并且无怨无悔,因为遗憾性甚至悲剧性的存在才是“最崇高、最深刻的形式”,更接近生命本身,更接近活着的我以及死后的我。
目 录:
导言:道德学何以可能
一道德的存在样态与运行
二道德究竟是如何起源的
三道德学及其解惑功用
四道德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道德存在
第一章伦理与道德
一相通与相异:伦理和道德的本义
二互释与自解:伦理与道德的纠缠
三性分与际分:伦理与道德的侧向
第二章人性与道德
一“人性是什么”与“人性应当是什么”
二人性与道德关系的复杂性简化
三人为什么需要道德——一种类型学分析
四基于真实人性的道德学意味着什么
第三章自我与道德
一自我的要义、社会本质及三个层面
二道德的自我形成与自我的道德边界
三自我的道德如何向社会的伦理延伸
第四章善恶与道德
一善与恶:道德的独特性
二作为价值观的友善
三道德恶的本质是什么
四我们面临的善恶困惑
五对待恶的历史主义态度
六为什么从善比从恶难
第二部分道德价值
第五章道德自由
一道德自由为何种自由
二道德必然,该如何面对
三道德自由的三个向度
第六章道德权利
一道德同样要讲权利
二道德权利与法律权利的差异
三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非对等性
四正当性界面:主要道德权利
第七章道德尊严
一理解人的尊严的主要维度
二道德尊严的特性及其展开
三道德尊严不排斥应有惩罚
四道德赏罚何以可能
第八章道德幸福
一作为价值存在的道德幸福
二道德幸福是创造出来的
三道德幸福与美好生活向往
四面对人类灾难的道德幸福
第三部分道德内化
第九章道德榜样
一榜样、道德榜样及其他
二道德榜样的意义在于示范
三榜样的力量并不是无穷的
四如何提振道德榜样的影响力
第十章道德模仿
一一种特殊的道德学习方式
二道德模仿的机制
三效亲—尊师—看官—习典
四道德模仿中的移情机理
第十一章道德心理
一道德心理结构
二认知的清晰
三情感的体验
四意志的磨砺
第十二章道德态度
一道德态度:由知到行的准备
二道德挫败对道德态度的影响
三道德态度的测量方法
第十三章道德习惯
一道德习惯成就道德自然
二道德习惯养成的心理机制
三道德习惯培育的社会条件
第十四章道德人格
一道德人格的内涵
二道德人格的功用
三道德人格的塑造与提升
四人格分裂的道德整合
第四部分道德外释
第十五章道德效力
一道德规范的影响力
二道德效力的基本特性
三道德效力的发生条件
四“道德无效”现象批判
第十六章道德服从
一规范压力下的道德自觉
二道德服从何以可能
三道德服从的功能及其量度
第十七章道德控制
一一种特殊的社会控制方式
二道德控制的度
三道德控制的社会心理承受力
第十八章道德宽容
一道德宽容,何种宽容
二道德宽容的实现
三道德宽容的现代价值及其限度
第五部分道德演化
第十九章道德适应
一道德适应:平衡与创造
二道德适应何以可能
三道德适应的衍化逻辑
第二十章道德空间
一道德空间的特性
二道德空间的维度
三道德空间的“立法”
第二十一章道德连接
一“大断裂”时代的道德复杂性
二多重复杂性与道德连接
三道德断裂的文化特征
四连接与规训:道德学的功能
第二十二章道德继承
一道德继承,何种继承
二道德继承的基本属性
三道德基因与道德继承
第二十三章道德变迁
一从适应性看道德变化
二成功例证:改革开放的道德价值
三陌生人社会的道德性状
四道德的预测功能
五“世道”与“人心”
结语守护道德“乌托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