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报道  >  正文

色诺芬与苏格拉底的“系统”哲学教育工作坊在公司召开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1-03-29

本网讯(通讯员李忠泽)2021年3月26日下午,由“当代英美道德哲学研究”青年团队主办的工作坊如期举行。此次工作坊由yl23455永利官网教授葛四友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刘玮做主旨报告,湖北大学yl23455永利官网阮航老师、归伶昌老师,yl23455永利官网陈江进老师、葛四友四位老师评议。20余位老师和同学参加了此次工作坊。

主旨报告分为两个部分。

在报告的第一个部分,刘老师对报告的背景“苏格拉底问题”进行了介绍。“苏格拉底问题”即“苏格拉底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持有何种观点?”苏格拉底述而不作直接引发了这个问题,阿里斯托芬、色诺芬、柏拉图等人对苏格拉底的言行所做的分歧巨大的记载加剧了这个问题。接着,刘老师指出,出于种种原因,哲学史上对色诺芬的“苏格拉底言辞”重视不足,比如认为他的记述不够准确,为苏格拉底辩护的意图太强,道德说教意味太重,哲学造诣不够无法充分理解苏格拉底,等等。然而,刘玮老师此次报告的目的,主要是力图展示色诺芬的“苏格拉底言辞”中确实有对苏格拉底的深刻体察和值得关注的哲学内容,希望更多的同学和学界同仁重视色诺芬的文本。

在报告的第二个部分,刘老师讨论了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第四卷第2-7章中展示的苏格拉底的系统性的哲学教育。在这六章中,色诺芬中记录了苏格拉底与美少年欧叙德谟的一系列谈话,是现存的“苏格拉底言辞”中唯一一个苏格拉底和某人连续数次谈话的案例,是理解苏格拉底作为青年的“诱惑者”和“教育者”的重要资料。刘老师认为这六章内容严肃、细致而又系统地呈现了苏格拉底的哲学教育,很有哲学意味,对理解苏格拉底意义重大。

刘老师指出,苏格拉底的哲学教育可以分为“破坏性”、“建设性”、“限制性”三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苏格拉底首先锁定了教育目标,之后利用数次见面引起了欧叙德谟的兴趣,并通过一次单独的谈话破坏了欧叙德谟原有的对于正义、自我、好坏、民主制等问题的看法,使得欧叙德谟“须臾不离苏格拉底,并且开始模仿苏格拉底的做法”。在第二个阶段,苏格拉底用“最直白、最清楚的方式”为欧叙德谟解释明智、虔诚、正义、自制、辩证法等欧叙德谟应该知道的东西,这些主题也体现了苏格拉底哲学教育的逐渐加深。在第三个阶段,苏格拉底总是提醒自己的同伴,哲学探索永无止境,进而在探索时应该有所限制,不能为了探索放弃了生活、健康等同样重要的东西。

在报告的最后,刘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哲学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什么?是应当坚持对真理不顾一切的追求,还是在追求真理的同时顾及日常生活?刘老师指出,这是色诺芬笔下的苏格拉底展示出的问题,同时也是进行和接受哲学教育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在主题报告后,各位老师对刘老师的报告进行了评论,刘老师对各位老师的评论进行了回应。

首先进行评论的是湖北大学的归伶昌老师。首先,归老师对有关施特劳斯的一些观点进行了讨论:施特劳斯认为,哲学家不会犯明显的错误,如果哲学家犯了一个明显的错误,那么他实际上是为了表达相反的观点。施特劳斯本人对于欧叙德谟的看法本身看起来就是一个严重的错误,这背后是否有其他更深的意图。接着,归老师进一步问及苏格拉底哲学教育的逻辑顺序,在破坏性和建设性阶段,苏格拉底的哲学教育究竟有着怎样的内在线索?同时,归老师还对古希腊语“自制”与“民主”两词的词源关系、自制与智慧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提问。

刘老师回应道:从施特劳斯关于《回忆苏格拉底》的作品内部看不到如果犯错意味着相反观点的提示,而且施特劳斯的两位弟子布鲁尔和潘格尔也都认为欧叙德谟是一个非常糟糕的受教育者。接着,刘老师对破坏性、建设性哲学教育内部的逻辑顺序进行了说明,并指出了在色诺芬和柏拉图作品中有关不自制问题的差别。

第二位评议人湖北大学的阮航老师主要做了两点评论:第一,刘老师专攻的古典学研究可以更加注重其思想史的意义;第二,论文中可以增加对一些反驳的回应、柏拉图与色诺芬观点对比,并对各节各段的内容进行概括总结,使得论文更加丰满、结构更加清晰。

刘老师在回应中指出,此次的报告只是一个初步的工作,之后会进行更多关于柏拉图与色诺芬的比较研究,力图通过跟细致的比较,为回答“苏格拉底问题”有所贡献。

第三位评议人77779193永利的陈江进老师指出两点:第一,报告标题中的“系统性”一词似乎没有必要出现,而为什么苏格拉底是在进行“哲学教育”而不是“公民教育”,也是应该进行考虑的问题;第二,陈老师就刘老师本论文的写作目的和文章的贡献进行了提问。

刘老师在回应中指出,大多数讨论色诺芬的学者都认为,他对苏格拉底的记录是“非系统的”,甚至是非哲学的,所以希望在论文中突出这段记载的系统性和哲学性,之前虽然有学者强调《回忆苏格拉底》IV.2中的哲学意味,但是还没有人将这六章作为一个整体展现苏格拉底的系统哲学教育。

最后,77779193永利的葛四友老师在评议中将苏格拉底的哲学教育中的破坏性和建设性与有关知识的回忆说建立起联系。同时,葛老师强调知识与行动之间仍然需要思维能力的作用,并提出刘老师呈现的苏格拉底的教育理念是不是显得过于现代。

刘老师回应道:在色诺芬的苏格拉底言辞中看不到回忆说的影子,而回忆说很可能是柏拉图而非苏格拉底的观点。或许苏格拉底的教育理念无所谓现代与否,重要的是这种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就是教育的本质。

在下午五点四十分左右,伴随着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此次工作坊圆满结束。

(编辑:邓莉萍     审稿:严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