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报道  >  正文

珞珈学术周“新冠疫情时代的哲学反思与心理调适”学术报告会之三——新冠疫情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反思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0-05-28

本网讯(通讯员 侯鸿)2020年5月27日上午,yl23455永利官网“新冠疫情时代的哲学反思与心理调适”珞珈学术周第三场学术报告会顺利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本次报告会的主题是“新冠疫情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反思”。报告会由yl23455永利官网汪信砚教授主持,复旦大学yl23455永利官网王凤才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云飞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yl23455永利官网王雨辰教授、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晶老师围绕会议主题做了精彩发言。本次会议通过腾讯会议和哔哩哔哩直播平台举行,其中腾讯会议参会人数达到上限,哔哩哔哩直播观看人数也达到2000多人次。

会议伊始,汪信砚教授向大家说明了本次会议的主题,随后介绍了4位校外发言人,并代表主办方对4位老师以及其他参会的老师和同学表示热烈欢迎。

首先发言的是王凤才教授。王凤才教授以“生态文明:人类文明4.0,而非‘工业文明的生态化’”为题,为大家作了精彩的报告。王凤才教授从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关系,生态文明与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关系,生态文明与社会制度、生态正义的关系入手阐述了他的三个观点。首先,王凤才教授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而非“生态化”的工业文明;其次,王凤才教授强调,放弃“非人类中心主义”,并非回到“类本位的人类中心主义”;再次,他指出,即使实现了生态正义,也未必能够实现生态文明。

第二位发言的是张云飞教授。他的发言题目为“面向后疫情时代的生态文明抉择”。张云飞教授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将人与自然的矛盾尖锐地呈现出来,这要求我们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极其突出的战略位置,汪信砚教授《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论审思》一文的发表有助于回归到对生态文明的科学认识的路线上,但在维护和张扬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导向尤其是红色导向方面有诸多未竞之言。对此,张教授首先从生态文明的总体方位问题着手阐述了他的观点,他认为生态文明不但不是依附于工业文明的,反而是一切文明存在的条件和基础;在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问题上,张教授认为,实现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统一是生态文明的最终价值取向和价值理想;在生态文明的正义追求问题上,张教授认为,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能真正谈得上公平正义,才能真正实现生态正义。

第三位发言的是王雨辰教授。他的发言题目为“论生态文明的本质与价值归宿”。王雨辰教授阐述了他的三个核心观点:第一,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形态的本真含义;第二,生态文明不仅仅是将工业文明生态化,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环境保护,但并非所有环境保护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第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归宿只能是“环境正义”,只有处理好、协调好人们之间的生态利益矛盾,实现“环境正义”,生态危机才能得到根本解决,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真正展开。

第四位发言的是杨晶老师。她的发言题目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杨老师指出生态文明是一种超越了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继承与发展,它并不否认工业文明时期人类所取得的技术成就,并强调要对这些成就加以批判性的继承和发展;其次,工业文明的不可持续性导致其无法转向生态化。杨老师认为,汪信砚教授的文章忽视了工业文明的发展方式必然带有对资本的逐利性,以及生态文明的发展不单是技术层面的绿色发展,还包括了在社会管理、意识形态、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绿色发展,因此认为生态文明只是工业文明的生态化,或者是工业文明的4.0版的理解是片面的。

第五位发言人是汪信砚教授。他对前面四位学者的发言一一作了回应。关于生态文明的本质,汪信砚教授回应说,生态文明的发生是以人类形成自觉的生态意识为前提的,离开这个前提则没有生态文明可言,“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衰”也不足以说明生态文明是一切文明的基础和条件,总体而言,在这个问题上,张云飞教授的“文明基础论”泛化了生态文明,而王凤才教授和王雨辰教授的“文明新形态论”还有待论证。关于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问题,汪信砚教授反对抽象地谈论人类中心主义,强调应该区分个体本位和群体本位的人类主义与类本位的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前者目前还只是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一种主张,而后者是在历史上早已存在的人们现实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它是当代生态危机的价值论根源;第三,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是不可能完全超越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正义追求问题,汪老师则主要从生态正义概念及讨论生态正义的方法论、生态正义实现的社会制度条件两方面作出了回应。

在互动环节,各位老师耐心细致地回答了同学们在交流区提出的问题。

最后,汪信砚教授对几位校外学者的精彩报告和师生的热情参与表示衷心感谢。汪信砚教授说,本次会议对新冠疫情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深刻的哲学反思,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理解生态文明并更好地推动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

(编辑:邓莉萍      审稿:严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