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综述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07-07-26
第十五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综述
张旻 赵书生
第十五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于2007年6月24日至28日在77779193永利召开。本次大会由国际中国哲学会(ISCP)、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华孔子学会、yl23455永利官网、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孔子与儒学研究中心、中国哲学研究所、中西比较哲学研究中心等单位主办。郭齐勇教授任本届国际中国哲学会会长,也是本次双年大会的主席。围绕着大会主题——“21世纪中国哲学与全球文明对话”,来自十五个国家及我国大陆、台湾、香港地区的两百余位中国哲学研究专家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本文从如下几个方面综述本次大会的成果:
一,儒学与现代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如何在现代社会的建构中得以继承、发展,实现自身的价值,是与会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学者们认为,一方面传统儒家观念可以在现代社会中继续适用,例如:北京大学汤一介教授系统阐述了他关于儒学复兴的思考,肯定了学统、道统、政统三合一的思想精神。汤先生认为儒学“天人合一”、“人我合一”、“身心合一”的观念将会为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个人身心内外之间的矛盾提供有意义的思想资源。美国普渡大学卡尔迈特校区的杨效斯教授在《儒家的家源哲学性质及其意义》中认为儒家“天下一家”式的政治文化,把人的身心归宿统一于家,在当今世界是较之于西方思想的一个优势。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Lloyd Sciban(史罗一)教授的《孝道的现代意义》一文通过研究孝道的对象,指出其按照儒家固有的原则,通过改变自身的态度,更好地奉献社会,由此体现出其特别的现代价值。
另一方面,从儒家学说中可以发掘出更多的现代价值。比如关于女性问题,美国斯克兰顿大学的庞安安教授的文章《重建当代伦理:儒家视界下的女性关怀伦理》(Reconstructing Modern Ethics: A Confucian Care Ethics Perspective)认为儒家对个体的人的关怀、互为条件的“仁”与“礼”以及家庭和政治的不可分割性这三点使得儒家学说比康德与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更切近女性关怀伦理,并最终提出只有由此才能建构一个非个人主义的、仁慈的以及人道主义的社会。同样对女性问题关注的还有美国雷德兰文大学的姜新艳教授,她在《儒家的女性观以及其在不同社会关系中的不同作用》(The Confucian View on Women and Its Different Functions in Different Social Contexts)一文中称,儒家经典中对于女性的定位当置于一定的历史时期与社会关系下探讨: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虽然确实使得女性无法获得平等地位,然而如果认识到其所讲求的是各司其职、各居其位,则儒家的女性观对于当今社会依然具正面价值。此外,中巴交流中心西蒙娜·德拉图尔(Simone deLa Tour)与凯文·德拉图尔(Kevin deLa Tour)合著的《意识生态:当代新儒学之真精神》强调儒家多维度性的思维,而这种思维正具有在全球视野下的适用性;强调作为潜在贡献者的儒家思想与全球性规划的内在关联,并据此指出了儒家思想中一些主要观念的实用性。
如果要使儒家的这些价值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实现,制度建设是非常关键的一环。上海师范大学大学陈卫平教授在论文《儒学传统的当代价值如何可能》指出:只有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语言文字三方面做出制度上的安排,儒学传统的价值才能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实现。77779193永利郭齐勇教授在其论文《孔孟儒家的公私观与公共事务伦理》中,通过对孔孟公私、容隐、责任等观念的分析,指出:孔子与孟子的公私观内蕴着深厚的公共性与公正性的思想资源;孔孟的人文价值理念长期在中国民间社会与传统政治法律制度不断转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重要的精神资源与制度的参鉴。
二,中国哲学话语方式与研究方法的反思
对于中国哲学的诠释与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反思是与会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美国夏威夷大学成中英教授在其文章《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从出土资料到本体诠释》中,将对出土文献的研究与对中国哲学诠释方法的反思结合起来,通过“本体诠释”的概念,对中国古代哲学的中心概念进行探讨。最后,成教授指出,中国哲学是易学与儒、道哲学构成的三元一体,易学的发展包含儒、道两个方面,我们可以此为启迪,融合内外、中西,重新解释、构建中国哲学。台湾东吴大学李贤中教授的《中国哲学研究方法探析》通过对中国古典哲学文献的分类研究,指出中国哲学有其自身方法论的丰富性。此外,许多学者在个案的研究中,以小见大,自觉提出方法论的反思。例如日本大分县立艺术文化短期大学邓红教授的论文《王充〈论衡〉的〈乱龙篇〉是伪篇吗?-兼论王充研究的立场和方法》。
对于研究方法的探讨,其理论意义在于为中国哲学寻求合适的话语方式。学者们更强烈地表达出对探索、建构中国哲学主体性的诉求。南开大学李翔海教授、77779193永利吴根友教授认为,对于中国哲学和文化的研究,过去主要走的是一条“以西释中”的道路。我们应当寻找一条适合中国思想历史特质的自身话语体系与中国哲学的自身特色的道路,即“以中释中”,最终再走向“中西互释”新境界,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实现中国哲学由古典向现代的身份转换。《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副主编魏长宝博士在其论文《中国哲学的“本土化”叙事及其当代面相》中指出:探讨了中国哲学“本土化”叙事的种种面相,指出“本土化”范式不是对“现代化”范式的否定和唾弃,而是在全球化时代,对“现代化”范式及其成就与问题的反思和超越。“本土化”的兴起,预示中国哲学研究正在经历一个从关注“哲学”到强调“中国”的转变。
三,中西哲学的比较
当然,“本土化”以及对主体性的追求,并不意味着漠视他者的存在,尤其是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在今天探讨中国哲学的方法论以及主体性问题,都不能回避西方哲学传统以及西方学术体制的影响。所以,许多与会学者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中西哲学的比较这一课题上,期待在对话中找到差异、消解冲突。美国水牛城纽约州州立大学稻田龟男(Kenneth K. Inada)教授的文章《内在超越:中西哲学对话的根基》(Immanent Transcendence:The Fundamental Basis of Chinese(Eastern) and Western Philosophical Dialogue)指出,全球化是“对话”的的契机。整个世界大于我们所能认知的范围,在这个世界里各个文化都是相联系的,而中西方文化对话的契合点就在于“和谐”,并且,这个世界本就是一体的和谐的,差异来自于人所受的经验的蒙蔽,人类应当将理解力着重放在潜在的非经验层面,不要被表象所蒙蔽。中国社会科学院王树人教授的文章《中国哲学与文化之根——“象”与“象思维”引论》中,探讨了中国哲学不同于西方概念思维模式的“象思维”,并指出最终要会通两种思维模式。
在儒家哲学与西方哲学的比较方面,美国维思大學(Wesleyan University)的Stephen C. Angle(安靖如)教授的文章《有根的全球德性伦理学:儒学与葛罗秀斯的挑战》(Rooted Global Virtue Ethics: Confucianism and the Grotian Challenge)中首先阐述了哲学的有根性,同时通过对于儒学与葛罗秀斯的德性伦理观的剖析进一步表明跨文化对话的意义。美国中央华盛顿大学李晨阳教授在论文《The Ideal of Harmony in Ancient Chinese and Greek Philosophy》通过对古代中国思想中“和”的概念进行文字、文本、学派等多方面的考察,进而与希腊文化中“和谐”的观念进行比较,指出古代中国的和谐观念最好被理解成一个和谐化的过程,其作为一个开放的观念同时包容了并整合着各个维度、各个方面,而不屈服于任何既定的规则。美国艾尔文尼亚大学的Richard.Stichler教授在《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自然主义》(The Ethical Naturalism of Confucius and Aristotle)一文中指出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同样将道德准则根源于固有的人性而非先验与超自然的外在物,是同样的伦理自然主义。他们认为美德是人性的目的论上的完美。这种将美德落实于人性本身使得他们不再是中国的或者是希腊道德学说,而是世界的道德学说。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理查德·金(Richard King)教授在其文章《亚里士多德与荀子关于正确行为的观点》(Aristotle and Xunzi on correct action)中论证了亚里士多德与荀子对于行为规范都是持现实主义的态度的观点。
在道家哲学方面,德国慕尼黑大学Dennis Schilling(谢林德)教授《〈庄子〉中的死亡——与伊壁鸠鲁比较》(Death in the “Zhuang Zi” – with a comparison to Epicurus)对比了庄子与伊壁鸠鲁对死亡的态度后指出,虽然两者都主张达到不受外界痛苦所干扰的心灵境界,但不同在于:庄子主张情绪、感觉要因循自然,也就是说庄子并不认为有害的是人痛苦的情绪,而是对这种情绪作出人为的反应或抑制。韩国江陵大学金白铉教授在其文章《庄子与后现代主义》中比较了庄子与解构主义,指出两者的共同点是反对文化优越主义,主张文化相对主义;但不同的是庄子的精髓在于内神外明之道,而这一点是不能够通过解构主义式的对概念的分析得到的。
关于佛学与西方思想的异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沈清松教授的论文《过程哲学与中国哲学:论怀特海的本体论原则与华严宗“事”的概念》(Process Philosophy and Chinese Philosophy: On Whitehead’s Ontological Principle and the Concept ofshiin Huayan Buddhism)以怀特海的本体论原则为参照,探讨了华严宗消解他者的“空”的哲学,这种“空””并非局限于实体上的不存在,而是精神上的自由和本体论的可能,是人类自我修养的重要资源。
此外,关于宇宙论方面,台湾辅仁大学邬昆如教授的论文《中西原始宇宙起源论比较研究》指出有无是哲学的根本问题,而宇宙起源论就是关乎有无的课题。文中详细论述并比较了道家的“无”、古希腊的“无”以及海德格尔的“无”之间的异同。关于战争哲学方面,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John Joseph Hanafin教授在其文章《战争哲学:中国与西方》(Phiosophy of War:Chinses and Western Perspective)中认为中国具有很多杰出的军事理论,而西方世界一直不够重视。中国军事理论中关于正义之战,关于发动战争是最下策等一系列理论都是值得重视的。关于中国哲学与基督教思想的可能联系,加拿大文化更新研究中心经理梁燕城教授的论文《后后现代的中国哲学与神学──建构一个天地人的“关系本体论”》以易经的天、地、人三极互动的架构,建立核心理念是感通的他者世界的关系本体论框架,再由天地人架构和感通观念,去会通基督教神学的理念。
学者们通过对话与交流,希望搭建世界各种哲学思潮之间沟通与理解的桥梁,促进中国哲学的世界化与世界哲学的中国化。